立即注册 登录
紫雨轩 返回首页

赵玉友的个人空间 http://ziyuxuan.net/?762778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日志

书法家赵玉友作品之一:徜徉艺海 乐此不疲

已有 652 次阅读2019-7-7 09:46 |系统分类:艺术文化

赵玉友  中国天津   1953年4月生人  

天津市书法家协会会员、河东区书法家协会会员、天津市政协书画艺术研究会会员、天津印社社员。 

斋号:虚静斋    常署:虚静斋主人

自1970年开始习书,师从褚守质先生,初习颜柳,后涉行草书。1981年起向董鸿程、穆奎信先生求艺篆刻,三十多年来耕石不辍。

书法作品于1983年获天津市首届青年书法比赛三等奖。入展1987年天津市书法艺术节。入选天津市第七届书法篆刻作品展览。参加天津市第二届教师书法大展获优秀奖。

个人主要艺术表现形式是:行草书、硬笔书法、榜书和篆刻。


   

请欣赏书法家赵玉友作品




    


徜徉艺海 乐此不疲  


本报记者:听张队长说您前些日子在微信里发了自己才艺的一个系列,请您谈谈它的创作初衷和内容吧。

赵老师:我是从1970年底开始喜好书法的。这四十五年来自己对书法的练习坚持不辍,涉猎了真(楷)、草、隶、篆、行五种书体。近十几年来我在小楷方面着力,在张宗元老师的指导下,临习了《唐人写经》、《灵飞经》和文征明的小楷作品。最近几年抄录了《金刚经》、《道德经》各十余部以及大量的佛经,还完成了《毛主席诗词》、《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和《宋词选录》以及《孝经》等小楷长卷作品。硬笔书法是和软笔书法伴生而成的,用书法钢笔笔尖的特性,笔杆与纸面倾斜角度的变化而造成笔画的粗细,写出文字的美感。我曾用钢笔在一本册页中抄录《道德经》全文。        

1981年,我向天津篆刻名家董鸿程、穆奎信二位老师学习篆刻艺术。篆刻是由篆(书)和刻结合而成,我有书法的底子,上手就快一些。在这方寸之间通过对印文的组合、章法的构思、朱白文的选择和刀法的运用,倾注了自己对篆刻理论的理解,经过刀与石的碰撞而创作出一方方的作品,我享受着成功后的喜悦。从去年大暑开始,每到一个节气我就刻一方印,并且在节气当天发到微信朋友圈里,这成为一年中我的保留节目。到今年小暑将二十四个节气全部完成,且没有一次延误或漏掉。之后我又按春夏秋冬四个季节抄录节气歌,分别制成印屏传到朋友圈中。

自1983年12月我自制了一套小本子后,每次刻印之后就在本子上留下印痕,至今已经使用到第十五本。它为我后来制作艺术系列的篆刻部分提供了素材。这些年来在一些书刊、报纸上能寻到我篆刻作品的印迹。

从背起相机专注去拍照片到现在刚刚三年,期间参加过一次培训班学习,其余的学习就是翻阅说明书和向朋友请教。自从好上摄影,市内的各大公园以及港澳台和国内的一些旅游景区都曾留下我的足迹,对着景物毫不吝啬地按快门,至今大概拍了2万余张。通过选景、构图、调试光圈和快门、后期修饰为美好的瞬间定格,艺术是相通的,因为有书法绘画的一些章法和构图的基础,在拍摄照片时得以借鉴,拍出的照片格调就是不一样。有的朋友在微信上看到我上传的照片后惊讶地问是你拍的吗?这样的问话使我得意了一小会儿,因为对方看出我拍的照片超出一般人的水平。在摄影中我收获了快乐,但自己的摄影水平我心里有数,不盲目乐观也不妄自菲薄。

书画本是一家,可我几十年来一直是书法单挑。退休后有了时间,到老年大学绘画班挂上号,知道了用笔的浓淡干湿和构图,加上我有多年的笔墨功底,现在也能按照老师教授的方法画出几个题材的作品,我的涂鸦作品虽然在画家眼里还不太入流,但我有这么多年挥毫濡墨的基础,只要勤以练习,肯定会越画越好。平日里书法、绘画交替练习,我乐在其中。

2015年的下半年我就谋划着利用微信这个平台展示我这几十年养成的艺术爱好,以书法、篆刻、硬笔书法、摄影和绘画五个部分组合成一个系列。通过开列提纲,搜集素材,自己撰写《开篇词》、《结篇语》,借助“美篇”软件完成了我的作品。之后又用“小年糕有声影集”这个软件,将这五个部分的素材压缩、提取制作成我的《综艺大观》,本人集创意、素材提供、采编、制作于一身。我一直保持低调做人,这次也嘚瑟一回,来个大显身手。2015年年底我又完成了《独秀》专辑的制作,用真(楷)草隶篆行五种书体书写100个单字,来展示书法艺术的魅力。元旦期间分享到微信朋友圈后,有不错的反响。

本报记者:您这几十年在艺术圈内徜徉,经年不辍,是什么样的信念在支持呢?

赵老师:您这是给我拔高了。我这几项爱好也就是书法和篆刻的水平能和艺术贴点儿边,摄影和绘画还很初级。

我这些年之所以对书法篆刻一直没有放弃,一开始是兴趣使然,到后来就是一种责任感使自己欲罢不能。兴趣爱好就像是鞭子,我就像是陀螺,鞭子抽得紧,陀螺就越转得起劲,不敢怠慢。

我学书法最初阶段因为喜欢大直沽褚守质老师的字,一直暗地里模仿,那时我还不到二十岁。骑自行车外出,碰到有褚老师写的牌匾、宣传牌、标语,就停下仔细揣摩字形笔划,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回来后就试着模仿,下次路过碰到那些字再反思自己书写的不足再改进。记得有一次看到卫生局印刷的宣传品是请褚老师写的字,我就给卫生局写了一封信,意在想索要一份,卫生局真的给我寄来一套,我裁开贴在一本书里当字帖用,现在我还珍藏着这个剪贴本。到1975年经朋友引荐有幸拜师褚先生,在先生的指导下临习柳公权的《玄秘塔碑》和行草书。

因为能写毛笔字,学校开会的会标,师生的奖状都让我来写,这增加了我练习的机会。有暇时置身于陋室一隅,或是挥毫濡墨临帖、抄录先贤们的词章以及箴言佳句;或是执刀刻石,用心与古人交谈;或是阅读古代碑帖与印谱,滋养自己的艺术细胞,从中体验着这份少有的宁静与快乐。

本报记者:您的这些爱好,都给您带来哪些收益?

赵老师:当初以个人喜好出发,纯粹就是一个兴趣,也没想过那么多。当时的经济条件就那样,买了笔墨纸和字帖就意味着要减少别处的花销。这是其一;其二,练书法需要大量的时间,势必减少自己娱乐和休息时间;其三,要提高书法水平,还要加强字外功。除了读帖习字,读书看报也需要占用相当多的时间。因为我爱好书法篆刻,要比一般同龄人读的书要多。“腹有诗书气自华”,书读得多,人的气质自然就要高雅很多;其四是,要耐得住寂寞。心浮气躁于求艺之路是大忌,不为窗外繁华引诱,有定力,克服有形和无形的干扰是前提。

我练书法主攻颜体。颜真卿是唐朝的忠臣,性格正直刚烈,他的书法被视为中国书法的第二高峰,为后人习书的楷模。我选择了颜体,误打误撞也好,性格使然也罢,至今不悔。习唐楷,其法度谨严,由此也养成做事认真、严谨的好习惯。我的篆刻风格也是以汉印和小篆为主,属于规整一类的,循规蹈矩的性情在工作和为人方面是能够体现出来的。不论环境是怎样变化,自己一直恪守这些准则。

有一段话说得好:“字所精良应在书中法度,书之妙趣当于字外功夫”。自己经常书写前贤雅士的诗词歌赋,积攒了文化底蕴,书法篆刻和摄影绘画的水平就会在不经意中得到提高。这几方面的爱好,从不同的角度促使自己修心、修身、修为,时时检视自己的言行。

我的这几方面兴趣爱好,提高了自己的文化素养,提高了自己的艺术水平,也提高了自己的道德修养。

本报记者:赵老师的艺术爱好很广泛,这其中任何一项都需要用时间累积。您是怎样安排时间的?

赵老师:在退休前的几十年里因为有书法篆刻的爱好,业余时间安排得很满。一是要临帖写字,二是要选帖购书,三是要尽可能多地观看书法展览,还要求师访友,有计划看看书,增加自己的素养。自己在工作上又不甘人后,钻研业务做好本职工作是前提,我感觉自己对本职工作和业余爱好处理得还不错。退休两年多了,本该是有时间放松一下比较紧张的节奏,可我自从退休后总感觉时间不够用的,四十多年的习书濡墨经历,三十多年铁笔耕石(篆刻)的历程,与书法伴生的硬笔字,三年来的摄影之路以及近一年多的学习花鸟画的起步,占用了我退休后的大部分时间。用一句时髦的话:生活很充实。

 回想这几十年的求艺经历,自己付出很多,但受益更多。付出不一定是痛苦的,但收获一定是快乐的。单就书法篆刻而言,是一对矛盾的共同体。书法是用柔软的毛笔将白的写成黑的,篆刻是用刚韧的刻刀在石头上耕耘,可谓是“软硬兼施”;用毛笔书写是文雅之事,执刀刻石又像是武士之相,可谓是“文武之道,一张一弛”。

本报记者:您谈了自己几十年来的学艺经历,给我们很好的启发。您能用几句话来结束我们的这次访谈吗?

赵老师:人的生命长度是一定的,加大了宽度,生命的面积才会更大,生命才有意义,兴趣爱好就是这个宽度其中因素之一。

本报记者:谢谢您接受采访。

赵老师:我也感谢您能给我这个机会,对自己这几十年求艺经历作一个回顾和小结,这对我在以后的艺术追求上是大有裨益的。






















路过

鸡蛋

鲜花

握手

雷人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立即注册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紫雨轩 ( 豫ICP备11013669号 )

GMT+8, 2024-4-20 12:24 , Processed in 0.030815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

© 2001-2013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