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注册 登录
紫雨轩 返回首页

淇奥梦的个人空间 http://ziyuxuan.net/?15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日志

往古来今话梅魂(1)

热度 3已有 544 次阅读2013-8-31 09:50 |个人分类:杂文|系统分类:杂文| 甲骨文, 农作物, 亚热带, 原始人, 安阳

往古来今话梅魂(1

秋雨

  读了“诗词吾爱”中潜龙在天的100多首《百梅》诗篇,尤其是6首《古梅》,收获颇丰,受益匪浅,总想写点儿文字。

一、古梅

  人类先有语言,歌声伴随语言而出现,音乐伴随文明而初始,然后才有了文字。也许在甲骨文之前便有梅的诗歌,只是远古没有文字,无从查考。大约在56006000多年前,在属于仰韶文化的半坡遗址考古中发现,原始人猎获的动物有水麞和竹鼠,这些动物如今生活在亚热带,西安一带已经绝迹,这说明当时的气候比现在要温暖潮湿。约公元前1400-公元前1100年,相当于商代的河南安阳殷墟发现有动物亚化石,其中除了水麞与竹鼠外,还有獏、水牛与野猪,还有今天只存在于热带的动物。甲骨文中还记载有猎人捕象,河南古地名为豫,就是人牵着象的意思,可见河南在当时比现在要温暖,适宜古梅的生长。

  东亚的农业最早出现在8000年前,渭水之滨、裴李岗地域在那个时候已经出现了人类最早的农作物“粟”,已经有了最原始的“骨笛”,也许那个时候两个地域内就有古梅,就有关于古梅的诗歌。6000多年前,伏羲在陈地蔡水岸边创立八卦时期,那里除了“彼泽之陂,有蒲与荷”,“山有扶苏,隰有荷华”,可能还有古梅。5000年前的五帝时期,伶伦已在昆仑懈谷之中演绎出来音律,那里当年绿竹茂盛,也许那个时候古梅就与绿竹为友了。

  汉字的形成经历了刻划符号、图形文字、甲骨文字等漫长的过程,到炎帝、蚩尤、黄帝时期,已经有了图象文字,仓颉造字是在前人奠定的基础之上才有的伟大创举。仓颉也造有“梅”字,“梅”字的身影可以追溯到商代,“梅”在甲骨文中为“槑”,像是树上结的果实,也像倒着的“杏”。后演变成“楳”,是指一种结酸甜味果实的树种。《说文》中解释:“楳,酸果。”《书•说命下》中说:“若作和羹,尔惟盐梅。”说明梅在古代是一种调料。木本植物酸果称为梅,草本为莓,“梅”字也经历了多次变化,与果实黄熟在霉雨季节有关。

  梅属于落叶乔木,品种很多,品性耐寒,初春开花,花香袭人,果实球形,梅子味酸,颜色多白红,花朵分五瓣。梅树以枝干弯曲为最美,枝干平直则无雅姿;以枝干歪斜为最美,枝干竖直则无景致;以枝干稀疏为最美,枝干密实则无形态。历经岁月幻化,随着时代演进,伴着文化创新,人们总结从来梅花的铁骨铮铮、傲寒怒放、坚贞高洁、清雅俊逸、雪中留香,从而把把梅的生物形态特征升华成了民族精神的象征。

  古往今来,以《古梅》为题的诗真的不少,摘抄几首:

  火虐风饕水渍根,霜皴雪皱古苔痕。

  东风未肯随寒暑,又蘖清香与返魂。(唐·无名氏)

  梅花吐幽香,百卉皆可屏。

  一朝见古梅,梅亦堕凡境。

  重叠碧藓晕,夭矫苍蚪枝。

  谁汲古涧水,养此尘外姿?(宋·陆游)

  谁似西湖处士才,诗中篱落久尘埃。

  陆郎旧有梅花课,未见今年句子来。(宋·范成大)

  百千年藓著枯树,一两点春供老枝。

  绝壁备声那得到,直愁斜日冻蜂知。(宋·萧德藻)

  幽栖地僻经过少,花径不曾缘客扫。

  积雪飞霜此夜寒,不知明月为谁好。

  公来肯访浣花老,但话宿昔伤怀抱。

  忽忆两京梅发时,巡檐索共梅花笑。(宋·杨冠卿)

二、周梅

  大河流域经过五帝时期进入夏代,商汤在大河岸边的封丘一战,夺了夏的天下,建立起来商朝。周人自西岐沿大河东进,经过精心准备和密谋,一场牧野暴乱逼得帝辛自焚于鹿台,从而鸠占鹊巢,创立了周朝。上起西周初年,下至春秋前期,大约在公元前1100―前600年之间,大河流域的民间创作出来很多诗歌,经当时文人之手,收集了三千首,后经孔子整理编纂,形成了传于后世的《诗经》,这是甲骨文之后华夏历史上的第一部诗歌总集,成为黄河流域文化的代表。

  到了周朝中期,气候转冷,出土于汲县(河南卫辉)的《汲冡纪年》,也就是《竹书纪年》记载,周孝王时(?—前886)汉江有一次结冰,发生于公元前931年与公元前897年。不过一二百年以后的春秋时期,天气又再度转暖,梅树等亚热带植物《诗经》里被多处提及,《诗经》中的“梅”就是“周梅”。“周梅”的身影出现在《诗经》中的诗歌有:

  《国风·秦风·终南》:“终南何有?有条有梅。”八百里秦川就是秦风之地,终南山在西安以南,可见周代秦地有梅树。

  《国风·陈风·墓门》:“墓门有梅,有鸮萃止。”河南淮阳一带就是陈风之地,周代那里除了“有蒲与荷”“山有扶苏”,而且还有“周梅”。

  《国风·曹风·鳲鸠》:“鳲鸠在桑,其子在梅。”山东菏泽一带就是曹风之地,鸤鸠就是布谷鸟,布谷鸟飞于桑林之中,而幼鸟却栖息于梅林,可见当年菏泽一带有梅林。

  《小雅·谷风之什·四月》:“山有嘉卉,侯栗侯梅。”像是江汉南国遭祸被逐之作,“嘉卉”就是美好的花草树木,“侯”有维系、隅于、角落于之意。南国漫山有好树好花,生长于栗树和梅树之下。这里的“周梅”应当是南国的“楚梅”。

  由以上诗歌可知,黄河流域的召南、秦地、陈地、曹地等处皆有“周梅”,而现在的这些地方并无梅树的踪迹。

  《诗经》中出现“周梅”的还有《国风·召南·摽有梅》,摽有梅》借洛阳至汉水之间召南之地的“周梅”起兴,唱出了女性内心深处对情感寄托的欲求,歌咏珍惜青春,渴望爱情,成为中国诗歌的母题之一。诗歌原文如下:

  摽有梅,其实七兮。求我庶士,迨其吉兮。

  摽有梅,其实三兮。求我庶士,迨其今兮。

  摽有梅,顷筐塈之。求我庶士,迨其谓之。

  暮春梅子黄熟,果实纷纷坠落。一位姑娘见此情景,敏锐地感到时光无情,时不再来,眼看着自己青春流逝,却婚嫁无期,便不禁以梅子比兴,以落梅比喻青春消逝,尤以落梅的多少暗喻时光变换,层层递进表达出内心强烈的感情,渴望有男子及时来求婚,情意急迫地唱出了这首怜惜青春、渴求爱情的诗歌。

  情感是人类最自然的天性,情感的性质对于男女都是一样的。不少读者读到这首诗歌时,估计都会有点心惊肉跳的感觉。诗经时代,男女爱情还没有封建礼教的压制和束缚,青年男女可以毫无顾忌地唱出内心深处对情感的寄托,但在后来的封建社会,受儒家思想文化的禁锢,逐渐被视为伤风败俗。

  这首诗歌似乎有唐代杜秋娘“花枝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金缕衣》的声音,也有南唐后主李煜“寻春须是先春早,看花莫待花枝老”的叹息,大有《牡丹亭》中杜丽娘“良辰美景奈何天”的感慨,还有《红楼梦》中林黛玉“花谢花飞飞满天”的叹息之声,又像是听到了闻捷《吐鲁番情歌》中的“苹果树下”和“葡萄成熟了”的歌声,透着“周梅”魂香。秋雨也写几句:

  梅子黄熟落不留,七分梅果挂枝头。有心爱我须潇洒,错过良辰莫再求。

  梅子黄熟落不留,三分梅果挂枝头。有心爱我须潇洒,错过今宵莫再求。

  梅子黄熟落不留,果实需用簸箕收。有心爱我须潇洒,迟不开言莫再求。


路过

鸡蛋
3

鲜花

握手

雷人

刚表态过的朋友 (3 人)

发表评论 评论 (4 个评论)

回复 夕雨 2013-8-31 12:53
诗经真是宝啊,蕴藏了这么多中国古文化。赞赏秋雨老师妙文,学习了。
回复 淇奥梦 2013-9-2 14:03
夕雨: 诗经真是宝啊,蕴藏了这么多中国古文化。赞赏秋雨老师妙文,学习了。
诗经有宝字行间,崖下飘魂碧水边。寻得金银星月夜,无声搬走把家还。
回复 花溪 2013-9-2 23:54
赏梅魂,听梅语,唱梅情,谱梅曲,梅韵十足。
回复 花溪 2013-9-2 23:58
甲骨文中的梅是呆呆,怎么是树上结的果子,分明是寒中傻傻绽放的曲画梅,无欲无求的委婉之美!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立即注册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紫雨轩 ( 豫ICP备11013669号 )

GMT+8, 2024-4-29 16:37 , Processed in 0.033672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

© 2001-2013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